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电子学院219304班团组织开展团日活动

  • 解学辉
  • Published: 2021-10-08
  • 837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习总书记在建党一百周年大会讲话

2021年10月1号,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学院9304班团组织积极响应号召,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团日活动——参观“两弹一星”纪念馆。希望广大同学能追寻先辈们的足迹,领悟“两弹一星精神”,走爱国实干科技报国的道路。本次活动,包括参观激波实验场遗址,功勋人物展区和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事业展三部分。


9304班合影于“两弹一星”纪念馆外

首先参观的是位于山脚的激波实验场遗址。在实验场门口,讲解员简单介绍了实验场的历史。该实验场在郭永怀先生指示下建立,目前保留有部分废弃实验设施供后人参观。

了解实验场的历史

进入实验场大门后,23幅诗词作品依次排开,一幅诗词对应着一位“两弹一星”元勋,十分壮观。讲解员一幅幅地解释着,“这是于敏先生,这是钱学森先生,这是邓稼先先生……”在场的同学无不胸怀尊敬,在诗词作品前驻足。

了解23幅书法作品背后的“两弹一星”元勋

沿着实验场的道路继续向前参观,两边的树丛开始密集起来,在树丛中零星散落着废弃的实验设施。这些建筑看上去毫不起眼,但却是让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国之重器”。正是前辈们放弃优越条件扎根深山密林,后人才能身处高楼大厦。

出了实验场,经过一段漫长的盘山路,来到了纪念馆主馆。先参观功勋人物展区,展区的一排浮雕展示着与中科院相关功勋人物。当年,在中央的号召和领导下,中科院为了落实“两弹一星”的研制任务,参加相关研制任务的科学研究人员占全院科研人员的2/3。贡献了24位“两弹一星”元勋中的17位。

第一幅浮雕由17位功勋的全像构成,这代表了那些能公布的功勋。第二幅浮雕则是一群模糊的人像,代表着伟大事业背后无数“干着惊天动地事”的“隐姓埋名人”。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他们的功绩与世长存。

参观功勋人物展区(左边浮雕为17名功勋,右边浮雕为无数“无名英雄”)

后方的17块浮雕,记载着17位元勋的事迹。讲解员向我们耐心介绍了元勋们的研究领域和事迹。这里面,有些元勋,如钱学森、邓稼先,同学们早已知晓。而其他同样做出重大贡献的元勋们,经过这次学习,同学们也将深刻记住。比如陈芳允院士,他参与组建了中科院电子所,而之后的“两弹一星”事业也有电子所研究人员的高度参与。对于电子所的同学来说,这一历史渊源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学习“两弹一星”精神的热情。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向电子所的前辈学习,成为新的“强国一代”。

组建中科院电子所的陈芳允院士浮雕

最后,参观事业展。事业展以历史事件为脉络,成果为重点,系统阐述中科院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历程。可以分为五个子展览,顺序依次为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和怀柔火箭基地复原展。

通过本次参观学习,同学们了解到中科院为“两弹一星”做出了巨大贡献,先后投入了40多个单位、一万七千多名科研人员参与“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开拓了原子弹氢弹事业,参与了导弹运载火箭事业,奠定了人造卫星事业,为中华民族赢得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两弹一星”相关的主要科学基础,造就了大批领军和尖子人才。并由此形成了后来中科院的机构规模和学科布局。

两弹一星峥嵘历史再回首,精神不衰民族记忆永流传。

如今,正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能否解决“卡脖子”问题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国有疑难可问谁?过去,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在党的领导下用手撑起了天空。现在,在党的领导下,在先辈们“两弹一星”精神引导下,一群中国科学家正在科研的前线奋战,里面就有我们敬爱的师长们。同学们表示,我们要向师长们学习,下真功夫,学真本领,胸怀大局,尽快成为解决国之疑难的“强国一代”。

文/徐宇航

图/徐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