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课时间: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E11003Z 课 时:40 学 分:2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主讲教师:凃国防 英文名称:Modern digital communication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作为信息科学其它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现代数字通信的范围很广,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无线信道的传播理论及其建模、 信源熵编码、 预测编码、图像编码、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中的调制、均衡与分集技术。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数字通信原理,无线信道的传播理论,图象和语音编码方法与技巧,调制、均衡与分集技术,对现代数字通信发展有所了解,为进一步学习数字通信和从事专业研究打下基础。
 
 预修课程
 通信原理、信息论
 
 教 材 (略)
 主要内容
 内容提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移动无线信道的传播理论及其建模
 概述,无线信道的传播特征, 无线信道的大尺度衰落, 无线信道的多径衰落, 多径信道模型
 第三章 信息熵编码
 自信息与信息熵,信源熵编码定理,哈夫曼编码,香农编码,游程编码。
 第四章 预测编码
 线性预测的基本原理,线性预测分析中的递推算法,语音波形预测编码,图像预测编码。
 第五章 运动补偿图像编码
 运动补偿图像编码中的象素递归算法,运动补偿图像编码中块匹配算法,运动补偿图像编 码中块自适应匹配算法,运动补偿图像编码中的并行三步算法,傅立叶变换法。
 第六章 移动无线电系统中的调制技术
 移动无线电系统中的调制技术。包括用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模拟调制方案和用于现今及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数字调制方案,接收机机的体制结构,设计中的折中考虑以及它们在不同的信道损耗类型下的性能等。
 第七章 第7章 均衡和分集
 均衡原理、自适应均衡器、通信接收机的均衡器、均衡技术分类、均衡器的设计及均衡算法; 分集技术、空间分集、智能天线 、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等
 
 参考文献
 1. 涂国防,《现代数字通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义,北京.
 2. T.S. Rappapor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second Edition, Prentice Hall PTR, Upper Saddle River,NJ 07458,2002.
 3. J. G. Proakis, Digital Communications, Fourth Edition, McGraw-Hill, New York, 2006.
 
 |